学校主页 English

工研院2025年暑期科技服务挂职实践纪实:多支部联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8月,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聚焦“钢筋铁骨担使命,融通学术铸脊梁”主题,统筹自动化机械、冶金机械、材料学生党支部的23名硕士研究生组建三个科技服务团,分别赴北京航天巨恒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

以“智控技术”助力航天装备发展

自动化机械党支部科技服务团前往北京航天巨恒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挂职锻炼。活动中,服务团紧扣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需求,配合企业工程师,聚焦“通信优化”与“数据交互升级”两大任务展开攻坚。通过全面摸排控制器软硬件环境、梳理MQTT消息传输、指令响应等关键节点问题并针对性开展技术开发,成功实现CODESYS控制器与MQTT消息服务稳定对接,并开发了基于MINIO的文件上传功能,进一步优化读取逻辑,确保文件精准传输。

除技术攻关外,服务团还参观了企业技术展示中心与研发实验室,开展3场主题技术沙龙,帮助服务团成员学习工业通信协议优化思路、现场故障解决经验,跳出“实验室思维”,深化对技术实用性的认知。


1.jpg


以“机械匠心”赋能产业绿色转型

冶金机械党支部科技服务团围绕“红色教育与技术服务深度融合”,赴南京钢铁集团开展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活动中,服务团参观了从原料进场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深入车间重点调研加热炉、轧制生产线的设备运行参数。针对企业提出的“铸坯表面裂纹预测”“加热炉脱碳层控制”痛点,服务团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裂纹预测模型,通过参数采集实现缺陷预警;运用热力学计算建立脱碳层厚度预测体系,提出“动态调控温度与炉内气氛”策略,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提供技术支撑。

活动中,冶金机械党支部联合南钢党支部开展了共建活动,参观南钢博物馆,学习“钢铁战士”高金源火场护厂的英雄事迹;赴霸王山纪念馆回顾革命历史,并围绕“工业精神与红色基因传承”展开专题讨论。


2.jpg


以“材料创新”增效企业低碳发展

材料党支部科技服务团赴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以“红色引领+技术攻坚”双轮驱动开展调研服务。服务团深入冶炼、轧制生产一线,重点关注钢坯加热、轧制、冷却等关键环节。针对企业“微合金化热轧高强钢性能波动大、元素利用效率不稳定”的痛点,根据热力学计算与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开展基于大批量工业生产数据的成分、工艺参数数字化回归分析,明确加热、出钢、卷取等工艺窗口,优化微合金元素固溶百分数及弥散析出行为,结合不同具体牌号的应用特性提出差异化内控策略,为企业降本提质提供技术参考。

同时,材料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共建,组织红色主题研学和“材料技术助力钢铁产业升级”专题讨论,引导成员传承红色基因,从技术视角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构建知识共享与实践协同机制。



3.jpg

研究生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活动项目,是学校“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在校研究生积极投身火热实践以专业所学服务企业发展。

未来,工研院将继续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