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满目新,踔厉奋发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引导同学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科研生活。2023年3月8日晚7点,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国家科学中心联合举办了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国科博19党支部、工研硕2103班“踔厉奋发,笃学‘研’思”党班团交流会。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卫冬,国家科学中心党委书记夏秀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勇军,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彭笑艳,国家科学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邰晓东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工研2103班申诚哲主持。
首先,国科中心19级博士杨志浩结合二十大报告学习内容,就自身研究经历和科研成长经验谈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过程,要能吃苦,敢奋斗;要厚积薄发,忌心浮气躁。他谈到作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应当坚定创新意识,培养科研敏锐性;坚决扎实知识理论基础,形成周密的研究体系;立足本学科基础,培养学科交叉思维;摆正心态下苦功,甘坐科研冷板凳;多反思,多交流。
工程技术研究院21级硕士郭瑞春针对科研竞赛的意义以及课题与项目的关系进行了汇报。他谈到类似于“学术三分钟”的这种科研比赛能够以短、频、快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快、更早地了解科研方向,实现从本科思维到研究生思维、从模仿能力到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快速转变。同时他还说到研究生在深度参与项目研究时要努力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科研方向和研究角度,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坚持实践,在第一线寻求突破。最后他总结道,作为工科学生要深扎一线,做好研究,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学习心得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围绕近期的返校感受,时政热点,科研心得,研究收获和目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目前存在毕业焦虑、平衡课题与实践项目存在困难、科研论文创作难以及科研存在压力等问题。
张卫冬在听取了同学们的讨论后,一一给予了指导。他指出,对于就业,要结合不同职业特点进行选择,做科学家就要有原创力,做工程师就要有创新力,做企业家就要有科学素养;对于课题与实践项目,要明确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问题源于实践,实践解决问题,研究生要尝试对本领域知识做出贡献;对于科研论文创作,要秉持“三定义”原则,定义问题、定义解、定义评价标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科研中存在的压力,我们要坦然面对,充满信心,积极调整,以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张卫冬进行总结讲话,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要论述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的两封回信精神作了解读。他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中,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重要交汇点,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张卫冬勉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研究生,要坚持系统观念,辩证地看待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要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前人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原创性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要胸怀天下,为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为“疫情”后的第一个学期,同时也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对每位即将踏入新学期的学生而言都有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同学们始终葆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履职尽责,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