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活动
行知世界,智启未来 | 工研院硕博团赴香港开展学术与项目合作交流
发布时间:2024-8-28    立即打印  
    “行知世界”为增强我院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应港方高校邀请,工程技术研究院选派肖雄副研究员及8名硕博士组成访学团,于2024年7月22日至7月26日期间赴香港进行学术与项目合作交流。

    本次香港短期访学交流活动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度“行知世界”学生赴海(境)外短期成建制交流资助计划。该资助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赴海(境)外学习交流,增强各学院开展国际合作的积极性。访学团精英汇聚控制、机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深度走访香港顶尖学府,通过与院士团队深入浅出的交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沿探索及校园独特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收获满满。

    拔山港中、遨游港理、做客城大、末站浸会

    1. 香港中文大学袁奕萱教授——初谈数据深度学习 再论模型跨界孪生

    袁奕萱身兼斯坦福博士后与中大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双重身份,专研医学图像智能解析。双方跨越冶金与医学两大领域,就图像识别技术的跨界融合互鉴成果,北科工研展现的钢铁智造与机器视觉创新实践获袁教授高度赞誉,共绘深度学习跨界合作蓝图。



    2. 香港理工大学史文中教授与宋再新教授——穿越三维场景重构 置身电驱多场耦合

    史文中,LGIS与遥感界泰斗,荣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团队深耕城市三维建模,前瞻智慧工厂蓝图。双方团队互访,聚焦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就三维测绘智能产品与钢铁智能工厂融合应用深入探讨,共研工业技术革新合作新场景。



    宋再新,陈清泉院士团队精英,深耕电动汽车与智慧能源前沿。北科工研博士生展电力电子变换器与预测控制算法新研,宋教授随即揭秘超精密加工领域永磁电机创新技术。双方就算法工业应用潜力深度对话,共谱电机驱动先进算法融合新篇章。



    3. 香港城市大学谢智刚教授——聆听电力前沿技术 品味独特文化美食

    谢智刚,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在电力电子和非线性系统方面的研究享誉国际,他对北科工研的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模式表示高度认可,并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双方并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此次交流活动还包含了轻松的美食环节,团队成员在交流中感受到了香港城市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



    4. 香港浸会大学万人杰教授——钻研算法多态融合 探寻应用落地验证

    万人杰介绍了其团队在图像处理算法方面的研究,并分享了算法在博物馆文物扫描、疫情人脸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双方就工业现场的目标检测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是跨镜头检测与相似度跟踪方面,为未来的区域项目联合申报奠定了基础。



    通过此次访学,北科工研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香港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还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开辟了新机遇,进一步加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奋斗不忘初衷 青春筑梦科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访学期间,工研院访学团队结合工研院党委师生党员基本培训实践教学工作安排,参观了香港科学馆、历史博物馆、金紫荆广场,并瞻仰了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漫步香港的校园、街道和城市,见证着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回顾着70年来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作为新时代的钢小伙、铁姑娘,访学团成员纷纷表示,要紧随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前沿技术方向、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践行弘扬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坚定科技报国的使命与决心。



    访学结束后,工研院召开香港短期访学总结会,工研院副院长米振莉主持会议,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荃参加会议。访学团围绕行程与见闻、收获与感悟两大主题汇报本次香港访学情况和交流成果,分别就学术研讨、语言沟通、文化交流等方面谈及个人的体会及感悟;米振莉杨荃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表示,国际合作交流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工研院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国际化交流拓宽科学研究思路,提升国际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助推工研院高质量发展。



    北科工研是北科大面向行业多学科交叉的优秀成果转化品牌,新一代工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新时代求实鼎新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期待更多团队联合攻关,更多共性技术探讨,更多学生双向培育,更多学术文化交融!

上一文章:工程技术研究院2024级迎新大会圆满召开
下一文章:“致青春•我们不说再见”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2024...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电话:010-62332598 传真:010-6233294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100083
电子信箱:bkdgyy@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