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验中心
实验室安全
热模拟试验机
淬火膨胀仪
板材成形实验机
薄板退火模拟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低温冲击试验机
高速拉伸试验机
ZEISS场发射扫描电镜
热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仪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真空感应熔炼炉
多功能热轧机
冷轧带钢试验轧机
冶金工程研究院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16-1-11    立即打印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冶金工程研究院实验室主要从事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楼内现有教职员工100百多人,以及研究生300百多人。实验室主要分布于科技楼一层,在地下室有金相制作实验室,另有轧制车间,可进行实验室炼钢热轧冷轧及热处理。分析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
   (一)水电类事故,主要包括漏水事故、触电事故。
   (二)火灾爆炸类事故,主要包括仪器设备运行过热(或短路、接地等)产生电弧及电火花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压力容器或压力气瓶等操作不当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违反日常内务管理(如使用电炉等加热设备、乱扔烟头等)引发的火灾爆炸类事故。
   (三)化学品类事故,主要包括化学中毒事故、化学灼伤事故、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弃物泄漏事故。
   (四)压力气瓶事故,主要包括压力气瓶火灾爆炸事故、压力气瓶有毒气体泄漏事故。
   (五)机械损伤类事故,主要包括被卷入或夹入旋转部件或运动部件造成的损伤、被锐器割伤、被机械设备砸伤、碰伤等。
    二、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领导小组由研究院院长和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实验室人员为成员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
   (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保障本单位应急物资的储备,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建设和管理本单位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队伍
   (6)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7)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三、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水电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漏水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发现人员须立即关闭相应区域的水管总阀,同时通知实验用房责任教师前往现场。
   (2)实验用房责任教师召集人员清扫地面积水,移动浸泡物资,尽量减少损失。
    2.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触电急救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在未切断电源前,切不可用手直接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脱离电源的方法包括:切断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困难的情况下可用干燥绝缘物挑开电线或带电设备,救护人带上绝缘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几层干燥的绝缘物后拖拽触电者使其脱离电源等。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就地仰面躺平,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尽快联系医务人员进行救治。若触电者神志清醒,应对其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若触电者神志不清,应确保其气道畅通,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当发现触电者出现呼吸停止或心脏停跳症状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直至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二)火灾爆炸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实验室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发现火情,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火势蔓延。局部起火且火势迅速被扑灭后,现场工作人员应将相关情况上报实验用房责任教师,实验用房责任教师分析起火原因并着力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必要时上报实验室主任和院领导。发生大面积火灾且火势无法控制时,应立即上报。
   (2)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划定危险区域,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人员疏散。
   (3)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火灾发生的原因,根据火灾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扑救措施: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应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带电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
   (4)灭火和应急疏散参照《北京科技大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有关规定执行。
    2.实验室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爆炸发生时,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确定爆炸发生的位置,判断爆炸发生的原因,明确爆炸周围的环境,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害。
   (2)通知或组织事故现场和事故影响区域人员紧急疏散,并立即将事故信息进行上报。
   (3)如不能确定是否有再次爆炸危险的,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等待保卫、消防部门的指挥人员的调动。
   (4)学校火灾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抢救及处置工作,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负责协助开展有关工作。
   (三)化学品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相应的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吸入中毒。救护者佩带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等进入现场,迅速将伤者搬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伤者安静,并立即松解伤者衣领和腰带,以维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其中,吸入氟化氢者须用浓度2%-4%的碳酸氢钠洗鼻、含漱、雾化吸入,吸入溴蒸汽、氯气、氯化氢的可给伤者嗅1:1的乙醚和乙醇的混合蒸汽解毒;严密观察伤者的一般状况,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等,条件具备情况下可进行输氧;适当处理后,及时送医救治。
   (2)经皮肤中毒。将伤者立即移离中毒场所,脱去污染衣服,迅速用清水洗净皮肤,粘稠的毒物则宜用大量肥皂水冲洗;遇水能发生反应的腐蚀性毒物如三氯化磷等,则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再用水冲洗;适当处理后,及时送医救治。若污染眼睛的,处理方法同化学灼伤眼睛的处理方法。
   (3)口服中毒。吞食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土豆泥、水等,无上述物品时,可将50g活性炭加入500ml水中充分搅动后分次给伤者吞服;用手指或筷子扎伤者的喉头或舌根引吐,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服腐蚀性毒物催吐会引起食管及胃穿孔的,孕妇等不可采取催吐方式;注意给伤者进行保温并及时送医救治。
    2.化学灼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灼伤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质直接对皮肤腐蚀等化学反应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常由强酸、强碱、黄磷、液溴、酚类等腐蚀性物质引起,某些化学品可被皮肤、黏膜吸收而出现合并中毒现象。发生化学灼伤时应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迅速移离现场,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其中酚灼伤时应先用浓度10%的酒精反复擦拭,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直至无酚味。五氧化二磷和五氯化磷灼伤时禁止用清水冲洗,可采用5%硫酸铜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2)清水彻底冲洗后,根据不同性质的灼伤采取相应的措施:
    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灼伤,继续用含2%-5%碳酸氢钠的溶液、淡石灰水、肥皂水等进行中和;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灼伤,继续用1%-2%浓度的乙酸或3%的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氢氟酸灼伤,继续用肥皂水或2%-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一步冲洗;
    酚灼伤,继续用饱和硫酸钠湿敷并进行适当的解毒急救处理;
    黄磷灼伤,继续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一步冲洗,然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2%硫酸铜溶液湿敷,以使皮肤上残存的黄磷颗粒形成磷化铜。
   (3)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分开眼帘充分冲洗结膜囊,至少持续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如果化学物质能与水发生作用,冲洗前必须先用沾有植物油的棉签或干毛巾擦去化学物质。
   (4)处理后立即送医救治。其中烧伤面积较大时,应令伤员躺下,等待医生到来。头、胸应略低于身体其他部位。
    3.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弃物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通常小于1L的挥发物和可燃溶剂、腐蚀性液体、酸或碱,小于100ml的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管制的高毒性化学物质可认为是小的泄漏事故。满足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的视为大的泄漏事故:人员发生或可能发生伤亡、起火或有起火的危险、超出涉及人员的清理能力、没有后备人员支持清理、没有需要的专门防护设备、不知道泄漏物是什么或泄漏物进入周围环境。发生泄漏事故,无论大小必须立即上报,并视情况按下列步骤进行应急处理:
   (1)根据泄漏物扩散情况设立警戒区,迅速将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疏散。
   (2)现场救援的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器具,保障自身安全情况下关闭泄漏源,抢救伤员,转移泄漏源周围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救援中单独行动,至少2人以上同时行动,必要时采用水枪掩护。如有发生火灾危险的,及时切断现场的电源、扑灭任何明火及其他形式的热源和火源。
   (3)泄漏被止住后,及时采取合适的材料和方式处置现场泄漏物:
    气体泄漏物,处理无毒的气体可用合理的通风设施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可参照压力气瓶气体泄漏处理。
    液体泄漏物,处理少量的液体泄漏物时,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后收集于容器内;处理大量液体泄漏时,可以采用吸附条或吸附围栏等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后,再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此外,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固体泄漏物,处理时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4)将经处理过的泄漏化学品及处理时所用的吸附材料放入适当的容器内进行盖封、贴上适当的警告标贴,并按照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压力气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压力气瓶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气瓶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立即通知危险区域人员紧急疏散,立即上报相应的部门或拨打消防电话,并在保障自身安全情况下关闭现场所有的总电闸,防止引起连环爆炸。
   (2)若有人员受伤的,现场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应立即组织其他人员协助伤者撤离现场后, 拨打医院救助电话。
   (3)在学校火灾应急指挥部、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或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前,严禁任何人靠近,防止误伤,导致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
   (4)因压力气瓶爆炸引起的火灾则按第一条规定处理。其中,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当火焰已波及到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应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喷射大量的水进行冷却处理,同时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
    2.压力气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根据泄漏物扩散情况设立警戒区,迅速将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疏散至上风安全处,严格限制出入。
   (2)现场救援的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器具,保障自身安全情况下关闭所有通气阀门或采取堵漏措施,抢救伤员,严禁救援中单独行动,至少2人以上同时行动,必要时采用水枪掩护。如有发生火灾危险的,及时切断现场的电源、扑灭任何明火及其他形式的热源和火源。
   (3)泄漏源被止住后,采取通风设施等合理通风,视情况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部分气体处理方法如下:
    乙炔泄露的,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最后比照液体泄漏方式收集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采取通风设施等合理通风手段将泄漏的气体送至空旷地方。
    氧气泄漏的,采取通风设施等合理通风手段,加速泄漏气体扩散。
    氩气泄露的,处理时佩带防冻护具,采取通风设施等合理通风手段,加速泄漏气体扩散,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
   (五)机械损伤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关闭机械设备,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对伤口处进行应急处理,处理后送医进一步治疗,若出现断肢、断指等,则用冰块分存,与伤者一起送至医院。
    2.如遇到人员被机械等设备设施卡住并且无法脱离的情况,可直接拨打“119”,由消防人员进行解救。
    3.查看事故设备及其周围其他设施,检查确认不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上一文章:冶金工程研究院实验室内务管理细则
下一文章:冶金工程研究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电话:010-62332598 传真:010-6233294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100083
电子信箱:bkdgyy@ustb.edu.cn